RSS

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不同的立場,未必結果就不盡人意。

我們一直跟謝秋波設計師處得還不錯。

我自己叫他阿波,工人都叫他波哥,阿波處理事情看似很輕鬆寫意,不過我們關切的事情,或是我們想要的東西,除非真的價錢差太多太離譜,阿波從來沒讓我們失望。

我們跟阿波第一次去挑東西,是挑家裡磁磚還有大門。到了磁磚店後,Kimberly立刻被一塊很特殊的磁磚吸引住:



阿波表示,上面這塊很像壁紙的是進口磁磚,鋪設一坪至少要8000大洋。我們挑完磁磚之後,Kimberly小姐居然就站在這塊磁磚前面眼巴巴得說:「唉,這塊磁磚好漂亮阿好漂亮,可惜我們的錢不夠把你帶回家。」

當我正想要說些什麼話來安慰Kimberly的時候,阿波反而先開口了。
「我也覺得它很漂亮,真的很有質感。鋪整面是真的沒辦法,不然我們買個幾塊拿來作主臥房的床頭造型牆好了。」

我跟Kimberly著實嚇了一跳。

五個星期過後,主臥房的床頭牆真的出現了這片磁磚。XD



諸如此類的事情其實不只一樁,我們有一些交代得細節部分阿波也很盡責的幫我們實際執行、監工。我們一直很煩惱房子天花板的狀況,害怕哪天天花板會不會有哪天吃飯看電視的時候突然掉下來,所以釘天花板的時候就請阿波在下角材、作橫臂吊架的時候特別幫我們多留意小心,最好每個受力橫吊都補上手鋼釘。

某個星期六我們去驗收的時候,正好遇到工人正在趕工,工人一曉得我是屋主,立刻就跟我說我每一支受力角材全都有幫你打火藥釘。後來我們看了阿波的監工照片,不只下角材的距離量好拍照,連橫向受力角材下火藥釘的照片也有:







雖然裝潢之前我們在網路上看了很多遇到沒良心設計師的慘痛案例,但是從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合作起來,我們覺得阿波算是很實在、也很關心我們在意的是什麼。

立場不一樣,真的就一定要對立嗎?只要讓設計師曉得,我們想要打造一個溫暖的家,而他正是建造這個家很重要的一位推手,把合作關係建立在彼此的信任、成就感之上,不是很好?

最後放上廚房Before:After的照片,真的很謝謝阿波,幫忙我們這麼多。

剛開始,廚房是一間暗無天日,根本形同廢棄的書房:


拆完之後,阿波順便也把窗台拉低:


架上天花板、磁磚橫貼、搭配上白水泥之後,整個空間感覺開始不一樣了:


接近完成的廚房,是不是開始很有Fu了呢?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裝潢功課(III)-瓦斯阿,瓦斯。

可能一般人都不曉得天然氣跟瓦斯有什麼不同;瓦斯就是那種一桶一桶的「瓦斯」桶,天然氣則是從氣槽貯氣,用管線通氣到家裡。

我們從小住的地方打開熱水器跟水龍頭就會有熱水跑出來,從來沒看過爸媽叫一桶一桶的瓦斯,所以從開始看房子的時候,社區有沒有天然氣就是我們很關切的重點。

無論家中是瓦斯或是天然氣,並沒有使用上的好壞之分,漲價的時候天然氣會漲、桶裝瓦斯也一樣會漲,只不過桶裝瓦斯都是用完了才叫,如果不是連續使用的話其實天然氣是相對比較方便的。

天然氣的經營非國營事業,不像是地下道、自來水、電力公司這樣想接管就接管,如果社區原來沒有天然氣接管而住戶自己想接,自己負擔的接管費用相當驚人。我們社區的天然氣其實是有接管到社區裡面,但因為很多戶沒有住人,所以並不是每一戶家裡都有接管、裝錶,既然這次要裝潢,當然就一起把天然氣接好。幸虧我們社區的樓下已經有天然氣的佈管,只要由戶外拉上樓就好了,不過最大的不便就是我們必須將瓦斯表裝在室內。

從申請、接管、裝錶時間其實不長,我請設計師幫忙跟天然氣公司連絡,現場勘圖,估價,我們付錢之後的兩天就來施工,但是我們週末驗收的時候看到管線簡直一整個傻眼,真的醜到爆掉!!

這是我們家原來還沒裝設天然氣之前的工作陽台:


這是裝了瓦斯之後慘不忍睹的模樣,本來好好的輔助平台挖了一個很醜的洞:



更糟的事情還沒結束,灰色的管線沿著門框跟蛇一樣攀爬到另一邊:







爬完之後居然在原來平整的牆面上裝瓦斯表:



我的媽呀,為什麼我們家會爬出這麼一支大蛇來?好歹管線也把他包成白色的呀,灰色的瓦斯管這樣爬在陽台上,能看嗎?

我驗收的時候臉色一整個難看,跟設計師討論之後,我們只好放棄透氣門上方的窗子,把管線包起來,幫工作陽台釘個天花板。





包好之後雖然看不到管線,但是天花板卻也因此又矮了一些,唉~~




瓦斯從拉管、裝錶足足多花了將近五萬元,還弄得很不開心。設計師說天然氣公司的人都很固執,也不好溝通,愛怎麼裝就怎麼裝,真的是很糟糕,最後的結論就是如果要自己拉天然氣,可能要三思再三思,不僅價錢不便宜,而且也不是愛怎麼裝就可以怎麼裝的。

釘天花板蓋起那些管線之後感覺好多了,但漏在外面的部分就只能請油漆師傅幫忙漆成白色的了,唉。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裝潢功課(II)-圖面討論

對於空間的規劃其實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想法。我們家原來的廚房是在整間房子的正中央,跟客廳之間用一個深色的木頭高櫃整面擋住,跟餐廳之間則是用碗櫃區隔,造成陽台的陽光沒有辦法照進廚房,整間房子也被分隔成的兩大半,所以整體空間需要作一些調整與改變。



A是主臥房,原來主臥房的門是開在新劃馬桶的位置,主臥房裡面原來的衛浴則只有新劃的浴缸以及淋浴空間。我們決定把主臥房的門換位置到客廳的另外一邊,讓衛浴的空間變大作成乾濕分離,加上陽台外推,主臥房還可以多放書桌以及一組沙發。同時我們也作了兩排一共十三呎的高櫃來安置Kimberly上百件的洋裝,景觀臥房也就這麼的定案了。

B原來是一間墊高的和室,Kimberly跟我都很不喜歡。雖然和室可以作為多功能房,但是家中凹凹凸凸的,而且原來和室前面還有一條通往公作陽台的走道,拿來作為客房也很奇怪。所以我們也把原來的走到納入整體空間,把工作陽台的門改個方向連接到廚房,讓整個房間更完整。

這是原來的和室:


這是和室前面的走道,通往工作陽台:


C的空間原來是書房,作了一整排的書櫃,新的規劃裡面它即將成為廚房。這是原來很匪夷所思的整排書櫃:


D空間原來就規劃成單人房,我們只有把原來靠廁所的衣櫃改個地方,算是變動最少的空間。
E空間則是把原來客廳、廚房的隔間高櫃整個打掉,換成透明的玻璃加上紗簾隔間,把原本陰暗的廚房改為明亮的書房,而且藉著玻璃反射,順便讓餐廳跟著亮起來。
這是原本很可怕的廚房:



這是更改後,書房的配置圖:


至於F空間,則是把原來的玄關往陽台方向推,讓人比較沒有一開門就撞到牆壁的感覺,同時也讓沒有用到的陽台空間可以用來放鞋櫃、吊雨傘、放置行李箱、高爾夫球袋等等。

最後,我們把前陽台的扶手拉低,換成強化的透明玻璃,讓陽光可以大量的灑進客廳。

討論空間的一兩個星期,大概是Kimberly跟我花最多腦筋的日子;我們希望整間房子明亮、舒適、同時生活動線也不會太過複雜。希望這一切歸劃有個完美的結果。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裝潢功課(I)-預算設定

我們的房子已有年歲,加上原屋主從來沒有整理過,花大筆的預算在基礎工程上是我跟Kimberly一開始就有的心理準備。

交完屋,正好是農曆七月,依照Kimberly家裡的習俗,農曆七月其實是不太方便動工的,正好趁著這一個月的空檔,可以跟設計師仔細討論一下圖面、工程進度以及預算。預算的多寡通常會決定我們要不要繼續跟這個設計師連絡,所以設計師在給預算表的時候都會格外小心,往往工程進行中的爭議之處,也是因為一開始對於估價單的認知有落差,造成業主與設計師之間的不愉快,如果雙方沒有任何一邊願意妥協或讓步的時候,在業主方就是消極的延遲付款,而設計師方則工程延宕,成為連法院都無法處理的裝潢糾紛,這當然是最不好的一種狀況。

在開始決定設計師、設定預算之前,有很熱心的同事跟我討論房子裝潢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並且多吸收網路上別人的經驗跟作法,簽訂一份業主跟設計師兩造都有保障的合約,才能確保不會遇到裝潢詐騙集團。熱心的同事同時也介紹了我一個跟裝潢糾紛有關的網站,而網站裡面也有許多曾經遇到裝潢詐騙的受害者案例:

反詐騙裝潢監督聯盟


這個網站有一百多個裝潢詐騙受害者的泣血實錄,運氣好的人可以只花十幾二十萬就全身而退;如果運氣比較不好就是工程推拖延宕,設計師放棄尾款跑路,施工班有些工人拿不到錢。仔細推敲了一下,我發現在所有裝潢糾紛的案例裡面,其實有一些觀念需要建立、釐清以及重整。

1. 裝潢並不是一件「我付錢、你辦事」的單純買賣關係,裝潢過程中必須要有清楚的權責區分才能避免糾紛。設計師必須負責點工、點料、監工,業主則必須付款、驗收,所以在工程還未開始之前,必須要對還未能看到的「工、料」進行「驗收」的假設,這是整個裝潢過程最困難的部分。例如在估價單裡面,只有很簡單的寫到「三洋拋光石英磚60x60 」,但是對於貼之前的地磚要不要敲掉、貼的時候用的是什麼工法、貼完以後有沒有保護、最後地磚有沒有清潔卻沒有完整的定義。所以對於估價單的每一項一定要詳細問清楚,並且在所有不清楚的地方需要作註解。



2. 對於工程進度需要控制,以驗收付款來管控各項工程進行的程度。工程的進度管控不僅僅是設計師一個人的事情,同時業主也需要用「驗收」表示目前的工程進度以及用料是否符合預期。



3. 一般設計師的收費方式都分為四個階段,稱為3331。簽約的時候付總工程款的三成,泥作進場付三成,木工進場再三成,收尾的時候收最後一成,沒天良的設計師收完九成款項之後,沒支付泥作工人的尾款,也沒支付木作工人前款,就放棄最後一成的尾款消失不見。可憐的業主也就卡在「泥作沒有收尾」、「木作付了錢但無法開工」的窘境。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我們把每個細項的工程拆為二至三期不等,並且「有驗收才有付款」。從施工開始到結束,每個星期驗收一次、付款一次,不含監工管理費分為十二期付款。



4. 既然設計、施工、監工、驗收都是有責任的,相對的就要針對這四個部分在合約裡面訂定權責與罰則來保障雙方。附件要有各個設計圖面、保固書、工程變更協議條款、施工延宕罰則、驗收付款逾期罰則等。整份合約書從擬定到定案簽約,我們大約花了兩個星期。

坊間設計師通常都會準備好一份合約,但是合約內容通常都只保障設計師,對於付款的業主並沒有保障。談這樣子的合約、付款概念時,其實我們也有點擔心會不會讓設計師覺得我很龜毛、很難搞,但是所謂的「保障」,就是建立在雙方彼此的共同認知下,用白紙黑字記錄下來,並且經過見證的有效合約才是真正的保障。很多人認為口頭說說就算數,但一旦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又翻臉不認人,這才是最大的糾紛來源。事前繁雜的溝通與文件往返,都是為了減少開工之後的糾紛。

2009/10/03我們用一個尚可接受的價錢跟樵雅室內設計的謝秋波先生簽約,而謝先生也很負責地按照合約裡面的監工規定幫我們用數位相機拍下拆除前的景象,這應該算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吧。看看我們家要開始拆除之前的照片,真的令人難以想像呢。簡單一句話 - 通通打掉!!





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上帝設計我找設計師設計房子。

從開始準備裝潢,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就非常多。

台灣的裝潢業非常有趣,跟建築有點關係,每個人每個家都需要裝潢,但是裝潢本身卻沒有專業化的認證與把關,每個人都只能靠著口耳相傳,透過各式各樣管道來接觸裝潢。

當我們決定買下一間需要重新翻修的房子的時候,就已經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我們先來整理一下,(未來的)新家究竟有哪些重大問題。

首先比較重要的,是房子的整個格局。我們的新家雖然已接近三十歲高齡,不過當時興建的建築師應該用了不少心血來設計整個社區。

我們家有四房兩廳兩衛浴,每個空間都有對外窗可以透氣。前後陽台其實也很大,算是通風、採光都相當良好。

這是整個空間修改過後的圖,為了這個空間構想,我們大約就花了兩個星期跟超過八位的設計師、裝潢師傅討論。原本房子的前陽台是從玄關一路開到主臥房,一整片的前陽台。我們一致覺得前陽台其實不用這麼長,但是應該可以拉寬一些,讓多一些的陽光可以照進客廳。所以我們決定把玄關跟前陽台結合,作成一個衣帽空間,可以拿來放鞋櫃、行李箱等不容易收納的物品。至於主臥房的陽台部分,就把前陽台納入室內空間,把主臥房的浴室加大,作成乾濕分離。

藍色圈圈的部分,就是這間房子最珍貴的地方,每一個空間都有對外的窗戶。我們決定把後面陽台的部分作成一整面的凸窗,並且將廚房移到房子的後方,而原來的廚房則改造為書房。

有這個預想後,我們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什麼牆壁可以敲,什麼牆壁不能敲。

敲牆壁是個大學問。牆壁分為磚牆、輕隔間牆、RC牆、剪力牆等,我們連接陽台的那一面牆因為對外,所以裡面包了鋼筋,可以算是RC牆。不過很奇妙的是這面RC牆又各開了兩個冷氣孔,表示根本沒有承受重量,並不屬於剪力牆。光是這面RC牆到底敲還是不敲,我們問過的設計師/裝潢師傅就都有不同的看法。比較小心的設計師要我們簽切結書,比較奸詐的設計師則是告訴我們全台灣只有他敢敲RC牆。

我們問了很多設計師、裝潢師傅,發現他們大致上可以分成四大類。

第一大類,品牌型。這類的設計師通常自己帶一個工作室,規模大約10~20個人,辦公室都隱身在一些很奇妙的地方。我們接觸的品牌型室內設計有兩家,分別為美麗殿以及將作設計。美麗殿的負責人兼設計師叫作莊恩澤,不斷強調他們對於舊屋翻修的經驗以及功力,同時也沒忘記順便恐嚇我們在裝潢的時候可能遇到哪些麻煩。雖然莊恩澤花了很多唇舌,不過最後他也了解開出來的價位是我們無法負擔的。至於將作設計,從一開始他就沒有很積極地幫我們設計;從測量到完成平面配置的草稿足足花了兩個星期,也讓我們對於他的執行力抱持很大的疑問。將作設計的負責人叫作張成一,建築出身,其實有很多與眾不同的空間概念。跟張成一的溝通中,他都是先聆聽,聽聽看我們對於空間有什麼想法,生活上有哪些需求,然後才跟我們說他的想法。不可否認,張成一確實很有利用空間的頭腦,他劃了一張將客廳以及陽台逆時針旋轉45度的設計圖,讓整個客廳變成正方型的神奇設計,當下讓Kimberly和我讚嘆不已,不過後來仔細想了想,全台灣大概沒多少人可以接受家裡客廳是斜的,到時候如果房子想要脫手,想必又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從莊恩澤以及張成一身上我們問到很多,也學到很多,這些都是和一般設計師或是裝潢師傅學不到的地方。例如從莊恩澤身上我們知道,很多基礎工程要仔細去檢驗各項工程的材料、施工方式,不要太聽信品牌;而從張成一身上我們也學到,把陽台的護欄整個切低,可以讓視野還有陽光更加充足。而這些知識都在以後的工料選擇上給了我們很多幫忙。

美麗殿-莊恩澤 http://www.lmad.com.tw/

將作設計-張成一 http://www.jiang-tzuo.com.tw/

有空可以去他們的網站上看看,令人賞心悅目。不過他們不便宜,但是也不簡單,如果手上有足夠的銀兩,這兩家都是不錯的品牌選擇。

第二類的設計師為個人工作室。這類設計師通常都是在家裡擺個電話電腦,到經濟部登記個公司行號名稱就幫別人作起室內設計。他們多數都曾待過品牌室內設計公司,因為種種原因出來自立門戶。我們接觸的個人工作室有三位,他們多數都是「你說什麼,我照辦」,根本感覺不出來有任何「設計」的感覺。他們行事比較小心,打電話他們通常都不接聽,而是用回撥的方式連絡業主。我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這種個人工作室要弄得這樣神神祕秘,再加上我們接觸的設計師其實也不怎麼積極,看了幾張圖之後覺得了無新意,漸漸地也就沒有連絡了。

第三種最妙了,其實他們不是設計師,而是裝潢師傅。這些裝潢師傅其實是作木工、泥作、冷氣、貼磁磚、裝鋁窗的,只不過裝了鋁窗就認識作泥作、作了泥作就認識貼磁磚,貼了磁磚就認識作木工的,就這樣樓頂招樓咖,阿母招阿爸的牽成一整掛,只要有一個案子就一呼百應,相互支援,這種又稱為「統包」。多數的統包不會劃設計圖,說一動、作一動。業主說這裡的隔間要改,改幾公分業主要自己想;陽台要拉低,拉多低也情業主自己想。統包沒什麼不好,但光是叫個工人就要被統包多賺一手,Kimberly跟我實在是無法接受。如果只是叫個工人進場沒有監工驗收,那自己當設計師不就得了嗎?雖然每種工類可以自己控制預算,但是相對的統包也無法全權負責整體施工進度和品質。找了四、五個統包,始終覺得沒有一個人可以讓我們放心將工程交給他們。

說第四種之前,先岔一下題。

最近炒得很火熱的「到底該不該開放美國牛內臟、脊髓進口」議題,引起綠營左、右兩派不同的論點。簡單來說,左派主張「自由的人身,帶來自由的經濟與貿易」;而右派則是主張「自由的經濟與貿易,才能帶來自由的人身」。左派主張用國家力量來控制經濟發展,但是右派則主張自由市場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以保障真正獲得自由經濟族群的人身自由。

說到左派、右派,也是因為我們又陷入了為什麼在預算之內,找不到適合設計師(或是裝潢師傅)的迷思中。當某件事情沒辦法順利完成的時候,表示在思想邏輯、行動、以及現實層面一定有某種程度的落差;這些落差造成我們沒有辦法如願的去完成應該作的事情。既然我們正在實現經濟層面的活動,當然就得用右派的思考邏輯來完成事情,所以我們找了仲介介紹的設計師來幫我們完成夢想,這類設計師為第四種,也是最適合我們狀況的一種。

前文說過,台北市的房屋市場其實是種進出口加工貿易;投資客買來中古屋(進口),經過低廉裝潢之後(加工),搖身一變成為人見人愛的房子,再交由仲介販售(出口)。這類設計師屬於投資客「欽點御用」的設計師,從便宜入門的材料到最頂級的他都有辦法完成一間屋子,預算的調整也相對比較彈性,也因為客戶多為投資客,所以各項工程不輕易向業主加價。可能是因為我們當時沒跟仲介殺服務費,所以當我們向仲介詢問這類設計師的時候,仲介很阿莎力的就把樵雅室內設計的老闆謝秋波先生介紹給我們。

沒有什麼意外,我們跟謝先生的溝通很順暢,他也確切了解我們的需求以及構想,用很短的時間就劃出了平面配置圖、房子各面的設計圖,我們見面的第二個星期,就拿到十張以上的系統設計圖。

我想,我們真的選擇了一個「正確」的設計師。

行動,所以成長。

買房子的事情看起來塵埃落定,不過其實整個在「買」的過程還是避免不了一些歧見與衝突。雖然大家都有一些情緒以及想法,不過最親愛的Kimberly就是有辦法讓大家在不同的意見裡面異中求同,讓我們的成交手續可以順利完成,也沒有為了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而讓大家不開心很久。

從房子成交之後,我們都是步步為營;從請代書、繳交訂金、頭期款、房子對保、壓契稅印花稅、過戶、貸款,每一個環節我們都小心翼翼;但是再怎麼小心也還是會有一些可能漏掉的地方,還是提出來註記一下。

在房屋買賣裡面,需要很注意三個角色;第一個是仲介、第二個是代書、第三便是貸款銀行。

仲介的部份,需要注意這家仲介有沒有成屋履約保證,並且隨付輻射屋、氯離子(也就是海砂屋)的檢測報告,以及漏水保固條款。第一項沒什麼問題,仲介都很願意付上這項檢測。至於氯離子檢測,則需要在牆上挖一個10x10cm見方的洞,將水泥成份送到化驗室。這項檢測雖然有列在仲介的「成屋履約保證」裡面,但是實際執行的人卻不太多。千萬不要認為氯離子檢測只是虛應故事,如果買到海砂屋真的會讓人欲哭無淚!我們那時對氯籬子檢測沒有堅持,其實有點後悔,幸好後來裝潢的時候敲開來看不是海砂屋。看房子的時候如果發現天花板有些凹凹凸凸,那麼就是鋼筋生鏽,導致水泥開始崩壞風化,便有氯離子過高的疑慮。天花板的鋼筋生鏽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當時樓層板灌水泥漿的時候鋼筋沒有墊高、或是樓上漏水、或是海砂屋。無論是什麼原因,鋼筋外露都無法治本處理,只能消極地把剝落的水泥挖掉,將鏽蝕刮除、抹上紅丹、批覆塑鋼土在補上水泥粉光。但如果其他的部份還是能夠同時接觸到水以及空氣,水泥剝落的機率還是很大。

我們餐廳的天花板,甚至還有漏水的痕跡。囧rz....

至於保固漏水條款,也需要看清楚細則。如果買了房子之後水管線路沒有要重新整理重新拉,搬入之後發現漏水,其實是可以要求仲介負責漏水部分修復的。至於大家都很關心的仲介費部份,我想也不用跟仲介爭多少趴了。當仲介決定談這間房子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要從買家手上拿多少錢,所以怎麼談都沒用,就算你花了很多唇舌要求仲介收0.8%甚至0.6%,他覺得賺得不夠還是會跟你說賣方不肯賣。與其跟仲介殺服務費,不如殺房子的成交總價,讓仲介覺得服務費沒被殺掉,至少他會比較願意幫忙溝通買方想要的價錢。

我們原本以為代書只不過是拿些文件、印章,跟大家收收東西去辦過戶的一個簡單角色,後來才曉得代書其實在整個房屋買賣過程中,掌握著生殺大權。例如所有的成屋履約保證,都是由代書執行的,代書掌控著整個房屋買賣、過戶的細節。簡單得說,代書掌握著買家用多少錢買到這間房子的重要資訊,同時也掌握著土地的產權分割、地上建物所有權的資訊。

很多事情如果代書沒說,可能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跟代書交手,需要注意兩件事情,第一個是土地、建物所有權狀的產權分割有沒有問題。土地產權分割,要看清楚戶數跟建地的坪數能不能兜的起來。例如說,有一塊100平方公尺的建地,建蔽率是80%,所以每層樓可以蓋80平方公尺,假設有5層樓,一層樓只有一戶,那麼土地持分應該是每戶20平方公尺而不是16平方公尺。有一種狀況是,一樓含地下室屬於共同使用,這個時候地土地持分應該是以地上建物來分割,而不應該加入地下室的部份多做一次分割。

簡單來說,一棟五層樓有一個地下室的房子應該取得完整建地的五分之一,而不是六分之一,因為地下室算是公共空間,不能作為建地分割依據。這些,地政士不會告訴你。

第二個重點,是房屋本身。房屋買賣的時候地政士會問說:「是不是依現狀交屋?」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請仔細考慮。依現狀交屋表示說,目前的屋況買方完全明瞭,所以所有的房屋條件買方要概括承受、不得反悔。如果房屋前後有增建違章,被舉報了,不好意思跟買方無關。如果房子有惡鄰,每天照三餐打麻將唱KTV,不好意思也跟賣方無關。如果房子漏水、壁癌嚴重到讓人氣喘、每到晚上蟑螂老鼠就出來開派對,不好意思也跟賣方無關。

所以當買方同意「依現況交屋」的時候,請先想好打算保留多少房子原有的現狀?如果不換水管電線,請確定冷氣機插上插頭不會冒煙;如果浴室廁所沒有要重新防水隔間拉管線,也要確認好不會沖個馬桶樓下鄰居就下雨。至於增建的部份是不是違章建築,跟建物圖有多少的落差,也要仔細看清楚。而這些,地政士也不會跟你說。

最後,當然就是銀行貸款。銀行貸款跟PxHxxe買東西分期付款完全不一樣,一簽就是二、三十年的賣身契,也宣告著負債人生正式開始。銀行會去檢查貸款人的薪資結構、貸款條件、聯合徵信來決定買方的還款能力,同時也會請估價公司估算房屋的市價來決定貸款成數。跟銀行接觸需要考慮很多事情,一般來說銀行會做三段式不同利率的放款,多數都是1~6個月為第一段,7~24個月為第二段,第25個月之後為第三段,而房貸利率則逐漸上調。

銀行的購屋利率分為兩個部份,分別為指標率以及加碼率。指標率通常稱為I(或是C),為台灣十五家公庫及私行的定存利率平均;至於加碼率則是各家銀行各自提出的條件,在原有的定存利率上面加碼成為房貸利率,這一整套稱為指標型利率。

例如說,某家銀行提出1~6個月1.08%7~24個月1.88%25~240個月2.08%,目前指標是0.8%,那就表示銀行的加碼率分別為0.28%1.08%以及1.28%。除了三段式,還有另外一種利率稱為「一段到底」。一段到底的利率其實也是指標型,只不過從頭到尾銀行的加碼率都維持固定不變,相對的整體利息也較低,只不過開始繳房貸的前半年會比較累,手頭需要準備較多存款。一段到底的房貸審查比三段式嚴格,因為銀行必須確定買房確實有固定還款能力,以免買方為了節省第25個月之後的房貸利息而導致在買房子的前半年就無力繳款而遭到拍賣。

看房子,我們看了超過五十間房子,接觸超過十個仲介。

選房貸,我們問了超過五間銀行,考慮超過十個貸款方案。

希望這一切的時間可以換來美好的結果。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命運?機會?

說真的,我們看房子開始看得有些意興闌珊。一方面是因為原來住的老家已經賣掉,我必須要開始分批打包家當裝箱,另一方面是因為開始體認到在台北是要買間房子「真的」沒有想像中容易。繼「天母森活」之後,再次讓我們心動的「川陽郡秀」感覺起來也不太樂觀,雖然屋主沒有投資成本壓力,不過要屋主以低於1500萬的價錢成交似乎也不太容易。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我們都看了這麼多房子,有沒有可能有一些癥結點是我們沒有想到的事實,造成我們認知的「行情」跟屋主所希望賣出的價錢有著極大的落差?

後來我恍然大悟,原來這些落差的重點,在於「裝潢」。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房子當然也要靠著裝潢來撐場面。我想起我們看得第一間房子其實不是新建案,而是「甲桂林」。甲桂林是天母第一個豪宅社區,建坪佔地是用「公畝」來算,早期陽明山住的如果不是獨棟豪宅,那第二個選擇就是甲桂林。甲桂林社區的大樓蓋得很有歐洲風味,每棟建築物的梯間甚至還會設計成鐘塔或是閣樓的樣子。甲桂林是宏國建設蓋的,在三十年前的今天,「宏國」的名字打出來大概比遠雄還要嚇人一百倍。不過有品牌的建設公司真的就是品質保證嗎?在網路上可以查到,其實甲桂林有一大堆海砂屋呢!!

http://kin.why3s.net/web/07.htm
http://blog.xuite.net/dopod288/aaa/25867305

好像有點離題了,回神!!

我們第一間看的甲桂林,是哥哥在電線桿上面看到廣告,寫著天母地區35坪只要650萬,興奮地打電話叫我們快去看看。

可以想見,那是一間什麼樣的房子。依稀記得,要到電梯間還要先穿過一個川堂,然後搭電梯到三樓。門一打開是個小小的玄關,接著是不曉得該不該拖鞋子的墊高木地板。樓層板非常低,而且室內的空間是狹長型的,客廳還掛著一盞特力屋一千元的主燈。客廳沒有採光、房間更是歪七扭八。我們一看到這麼可怕、又這麼山上的甲桂林,簡直就要崩潰了。不過仲介就是仲介,看我們是年輕人,立刻就帶著我們去看了有裝潢的Miho,後面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

所以裝潢,絕對是一個重點。裝潢得好,容易讓買家心動。就算陽台就面對著一個變電箱(其實這是另一個故事)、就算後門就對著醫院停屍間(這也是另外一個故事),想買的人就是很容易不顧一切,已超出附近成交行情的價格來「求買」,而且仲介還會解釋,因為賣家有裝潢、有整理,所以一坪高個三至五萬元絕對合理。

其實,一點都不合理!!

以一間室內30坪的房子來說,一坪三萬的裝潢大約是100萬,一坪五萬的裝潢是150萬,但其實如果裝潢只處理表面,並不用花這麼多的錢。往往仲介都會跟看房子的人說,當初屋主花了兩三百萬裝潢,而一間房子的價差,就在於這兩三百萬上面。

一間房子買來,一定都還要大小整理,隔間也必須因為需求的不同而重新更改,這些成本其實都屬於購屋成本;就算是全新的裝潢,也不可能拿個行李箱就直接入住。更何況,我們怎麼知道在這些「全新裝潢」的背後,是不是隱藏著漏水漏電的管線,鏽蝕的鋼筋,風化的水泥,甚至含高甲醛的木作呢?

簡單來說,一旦接受了「有裝潢,屋主就有成本,價錢當然高」的觀念,很容易就走向仲介(或是投資客)的陷阱裡面。畢竟裝潢「價值」定義的解釋權掌握在屋主以及仲介手上,無論用料好壞、基礎工程有沒有作仔細都沒人曉得,連投資客本身都很可能不知道會不會洗澡洗個兩天,樓下的人就跑上來抗議漏水?這一切都是「買了才曉得」。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我們看房子的想法再次的改變了。既然房子總歸是得整理,那為什麼要把這個解釋權留給屋主或是仲介呢?如果這是一間完全沒裝潢、根本沒辦法住人的房子,那麼是不是在裝潢的部分就完全沒爭議,也不用一直把「這個裝潢不值這個價錢」擺在嘴巴上面了。

所以,我們再次給了最後一間看的房子一個機會,出給了仲介一個開價六折的價錢,原因很簡單,沒有裝潢,所以每坪比附近成交低個五萬出價,而這個機會,還真的就這麼的走進了我們的命運。

命運也很有意思,八月正好是這個仲介專任約的最後一個月,過了八月,屋主就打算把房子開放給其他仲介一起賣;再者,這間房子是屋主的爸爸留給他的,並沒有成本壓力,正好屋主買了一間新房子,須要現金,所以仲介非常努力地想要促成這筆生意。

兩個星期後,我們以一個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的價錢成交,速度之快連我們都有點不敢置信。一直到簽約、過戶、辦妥貸款之後的好幾天,Kimberly突然有個晚上跟我說:「威,我們買到房子,我們有自己的家了耶!!」那種雀躍的心情,是這輩子最深刻、最神奇也最難以言喻的體會。

這間房子,就這麼的正式走入了我們的生命。

後記:1. 我們在申請貸款的時候真的非常有趣,估價公司估完之後跟銀行回報的價錢全部都比我們的實際成交價高出100萬以上。有一家更誇張,甚至高出300萬之譜,我想這大概真的就是我們一定會擁有這間房子的命運吧。
2. 後來我們才曉得,「川陽郡秀」的12樓層有人墜樓過。所以才說,這一切都是命運阿!!!
http://city.udn.com/1249/1165747?tpno=9&cate_no=0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轉個彎,原來轉角的那方有另一個世界。

七月中旬之後我都在忙著打包,8/4就要把原來的老家公寓交給別人了。

這段時間其實也比較沒那麼積極的看房子,反正就先找個地方窩著,房子的事情就慢慢看、慢慢選。我們跟過很多仲介看房子,每一家的仲介都各有特色,不過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一定會試探看看,你到底可以拿多少錢出來。跟仲介之間的應對進退,其實也是很難形容的一種經驗,仲介總會想辦法說服你多貸兩、三百萬,還會一邊跟你洗腦說,「就二十年來說,平均負擔不大」。仲介一定會告訴你,這間房子的屋主很捨不得賣,要不是因為出國、小孩長大、或是買了新房子有貸款,屋主才捨不得賣。

從二月到八月,我們看了超過五十間房子,仲介說的,都是騙人的!!

二手房市其實是所謂的進出口加工貿易,投資客把二手房子透過仲介買下來,然後找配合的裝潢設計師重新整理房子,接著待價而沽,獲利脫手。通常剛回國的、或者是初出社會的年輕人一看到裝潢好的房子簡直趨之若鶩,一旦愛上就一發不可收拾,非得買下不可。如果真的成交,那麼付近的房市也跟著繼續漲價,如此不斷地循環循環再循環,造就了要住在台北市,一個月薪三萬元的年輕人要20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一間20坪不到的套房。

沒錯,我們從仲介手上看得房子,有80%是投資客的房子!!就是這些投資客造就了台北市的高房價,還讓當年馬市長沾沾自喜地說,高房價代表城市進步的象徵。台北市的房價高成這樣讓年輕人都買不起而必須被迫搬到台北縣居住,馬市長似乎認為這是個了不起的政績呢!!

也或許是體認到了這點,跟我們接洽的其中一個仲介也開始改變帶我們看房子的策略。他開始介紹一些非投資客拿出來賣的房子,也因為我們已經看過很多房子,因此不會很注重房子原有的裝潢如何,而只關心房子的總價以及我們的需求是否符合。由於這個仲介跟我們還蠻談得來,也知道我們的考量點在哪裡,自然而然的也就跟這個仲介到處看了。

這個仲介找了一個條件跟「天母森活」很像的物件,房子的主人是個地主戶,本來產權分割給兒子讓兒子住,但是後來兒子舉家遷到美國去,於是委託仲介把這間房子賣掉。這間叫作「川陽俊秀」,地點比「天母森活」還要理想,就位於石牌路、行義路、天母北路的交界口,樓下有松青超市,權狀4x坪含一個坡道平面的車位,開價1680。有了上次談天母森活的經驗,我們從1100出到1250,看對方價錢到1500之後不動如山也就作罷了。仲介跟屋主相談了兩個星期,我們也沒有很積極的問仲介有沒有什麼結論,後來也就停在沒有交集的1500 vs. 1250。仲介有點灰心,於是問了問說,如果沒有整理的,考不考慮呢?

我們想了想,反正還沒看到理想的房子,抱著可看可不看的心態反正沒什麼損失,就看吧。沒想到,才剛剛打開大門入了玄關,我們就嚇到了,我的媽呀,這間廢墟是被鬼打到了嗎?大門爛就算了,一進門就遇到了一個不像是玄關的玄關。



玄關甚至還卡著一個鞋櫃,簡直就一整個擁擠。進到客廳更是差點昏倒,斑駁的木作、釘板釘得亂七八糟的窗戶、殘破不堪得廚房、甚至還有鋼筋已經開始爆裂的天花板。



唯一吸引我們的,就只有面對台北盆地的超級大陽台,可以看見代表東區的101,以及市中心的新光三越大樓。這間房子甚至因為漏水,將所有水管接成明管,沿著柱子、天花板像是藤蔓一般到處蔓延。



打從看房子以來,這大概是我們看過屋況最糟糕的房子了吧。當我們很懷疑仲介為什麼要帶我們來看這間房子,想要開口問時,仲介反而自己先說了。「這間房子屋主賣了很久,開價1480萬。本來去年有人出到1100萬,但是屋主想賣1200,最後沒有成交。放了一年之後屋主又想賣了,喜歡的話,幫我開個價吧。」

說老實話,看到這種賣相,哪可能喜歡得起來?雖然房子45坪而且實際使用達到42坪,但是沒車位而且還需要大整理,如果真的要進來住,還得花很大一筆銀子。前陽台的台北盆地景觀,值得嗎?

有了之前很多次的出價經驗,我們決定再想一想,當下沒跟仲介出價,反而又問了問仲介,川揚俊秀能不能再談一談呢?

長輩說得,不要急。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我們正踏上通往夢想的路上。

經過了不是那麼舒服的五月,我們休息了一陣子沒看房子。

一方面因為需要一點時間讓我們平撫談判破裂的失落感,一方面也重新再調整我們考慮房子的方向。到了六月中,我們開始思考不同方向的房子。公寓的低樓層,可以考慮。高樓層有頂樓加蓋可以出租,也可以考慮。捷運站附近的小坪數,也去參考。六月的下旬我們就像無頭蒼蠅一樣這也看那也看。覺得喜歡就出個芭樂價看仲介的反應,覺得不喜歡就皺個眉頭懶得跟仲介多說些什麼。我們一路沿著捷運站一直看,看到中山北路尾段、天玉街、天母北路,又看回了行義路。

每到周末,我們簡直比上班日還要繁忙,跟著信義看完換永慶,永慶結束了是住商不動產,如果還有多餘的時間,中信東森二十一世紀也來看一下。

看著看著,七月到了,媽媽也跟我們正式宣布,我們原來的房子談好價錢,賣掉了!!

我們家原來是住在民權西路捷運站附近的一間38坪公寓四樓,屋齡已經三十多年了,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不過老式的公寓為了採光,所以在建築物的中間有一個天井,但也因為這個天井,帶給我們一些不小的困擾。我們跟五樓的鄰居並不是很合得來,每到周末假日,五樓都會傳來陣陣的菸酒味,並且打麻將打到三更半夜。三十多年前蓋的公寓當然也不會有「管委會」這種東西,每當週末假日的晚上,我們都只能關在房間裡躲開那些吵雜聲以及菸酒味。

我們的老家是我跟二哥還有二嫂加上一狗一貓在住,平時其實沒有什麼生活上的交集,但是畢竟生活在同一個空間裡,許多生活習慣、時間管理並不是那麼的吻合。雖然我不討厭狗貓,但是對於狗貓造成的一些破壞,我實在無法裡解二哥二嫂對於這些破壞的處理態度為什麼這麼消極。家裡長期也就一直這麼的混亂,我的心情也很混亂,但是二哥二嫂卻好像住得相當安逸。

2008年的夏天,我家樓下開了一家自助餐廳,因為緊鄰捷運站和學校,附近又正好有馬偕醫院以及金融商業機構,加上這家自助餐不算貴,所以生意一直很好。不過自從這家自助餐廳開張之後,晚上都不時聽到廚房有老鼠吱吱叫的聲音。終於有一天清掃的時候,發現房子後面沒人住的空房間窗戶居然被咬破,而且床上、衣櫃裡佈滿了老鼠屎,我的衣服多數被咬得殘破不堪,當下我決定說服媽媽,就把我們舊家賣了吧。既有惡鄰、又有老鼠,加上我跟二哥二嫂的生活習慣真的不同,我們真的無法在這個地方開始新生活。

打算賣這間房子,可能是媽媽這一生中最難下的決定。

這間房子刻附著太多回憶,根據媽媽的說法,在蓋這棟公寓的時候,老爸幾乎每天跑到工地監工,親手參與這棟公寓的興建過程,從買土地到貸款、動土到房子完工驗收,爸爸沒讓媽媽操心過半件事情。媽媽提起的時候,臉上甚至散發著驕傲的光芒。

它曾經是我們一家六口人遮風蔽雨的地方,颱風停電的夜裡,大家一起窩在客廳,點著蠟燭說故事聊天直到睡著。以前只有客廳有冷氣,當夏天真的很熱的時候,大家全部跑到客廳打地鋪貪涼,到了半夜媽媽還會偷偷起來把冷氣關掉打開電扇,就怕我們著涼。

媽媽在這裡照顧大家三十多年。
大哥在這裡寒窗苦讀十數年,考上醫學院當了醫師,並且娶了大嫂進門。
姐姐十多年前理紅妝,從這裡風風光光的出嫁。
二哥曾在這裡被嚴厲的老爸修理,憤而離開家裡讓媽媽煩惱到頭髮都白花。
我在這裡出生,從牙牙學語到退伍工作,窗外的景色從台鐵北淡線變成了台北捷運淡水線。
我們的爸爸,也在這裡,安詳的離開我們,眼角遺留著對大家的不捨。

它曾見證生命誕生,生命結束也沒有缺席,雖然老了、舊了,但我們都知道它是一個被上帝所祝福的地方,它曾是一個夢想中的家。只是這個家,長大了。

我永遠記得,一樓到二樓一共有20個階梯,但從三樓以後每層只有16個階梯。
我還是知道,八點鐘一到,樓下的鄰居會開始彈起理查克萊德門的曲子,雖然十五年前她連拜耳60號都彈不好。
我也記得,隔壁的豆漿店老闆是個八卦王,只要我去買早餐就會問我什麼時候結婚,還會偷偷跟媽媽說我換了個女朋友還帶人家回家。
我也永遠記得,巷口那間機車行老闆娘簡直長得就跟朱德庸筆下「雙響砲」裡面的女主人一模一樣,臀圍至少50公分。不同的是,老闆娘有超好的心腸。

再見了,同居三年的可樂和土豆兄弟。
永別了,我認識了三十二年的大同區。
永別了,我認識了三十二年的錦西街。

爸,媽,錦西街,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我保證。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衝動真的不是好事情。

尋找房子過程之中,我們有過最大的代溝應該就是在談這間「天母森活」時。

說也奇怪,這個社區我們從開始看房子的時候就來過一次,不過那時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我們第一次去看的時候是九樓的63.68坪含一個車位,後來以總價1650萬成交。這期間其實我們都沒有考慮過行義路上面的房子,反而往舊公寓的方向考慮。直到後來,遇到一個之前沒接觸過的房屋仲介又再次介紹了行義路上面的天母森活七樓,我們才又抱著可看可不看的心態再看一次。

這個社區其實還蠻特別,山坡地上面一棟14層的建築,無論前後都沒有比它還要高的建築物。屋齡12年,外牆其實已經開始有漏水修補過的痕跡,不過天母森活在行義路一帶的中古屋仍然算是賣像還不錯的。

我們看的是七樓,坪數稍微比較小一些,登記41.35坪含一個車位,實際使用大約28坪左右,其實蠻小的。三房兩廳雙衛浴含一個車位開價1680萬,我們預期如果可以喊到1380就可以買了。

所有的仲介都會說,這間房子很搶手,本來是要拿來租人不賣的。
所有的仲介都會說,這間房子的屋況非常好,當出屋主花了不少錢裝潢。

仲介的話,聽聽就算了。

站在樓下看天母森活,真的覺得這個社區非常特別。



除了建築物看起來是附近最高的之外,圍繞著社區的步道也很吸引我們。



上樓之後看出去,視野很遼闊沒有什麼阻礙。


房子裡面真的不大,小小的客、餐廳,連房間也都小小的。







不曉得為什麼,我們當時真的跟鬼迷心竅一樣,覺得這間房子真的是太適合我們,雖然臥房只有兩間,但是環境安靜,採光又很好,當下我們就決定如果價錢合理,應該不用再花太多裝修費用就可以進駐。

當下我們就連絡所有的認識的仲介去問問看屋主多少錢願意賣,甚至還約了屋主出來見面談。

後來我們才曉得,見面談只是仲介想要知道買方可以加錢加到多少,其實見面談是沒有什麼太大機會可以當場成交的。見面談時,仲介會不斷告訴買方說,賣方並不願意降價云云,就算賣方真的降了,仲介也不會告訴買方。磨到買方開始沒耐性,就丟出一句:「不然這樣好了,我們殺他最後一刀,加個三十萬給他,他不要就算了。」仲介打的是心理戰,只是單純的想知道買方到底可以出到多少。

所以見面談,只是浪費時間罷了,仲介還是堅持屋主最少要拿1430。

其實1430跟1380差五十萬,聽起來好像我們再加到1400萬就真的可以成交,這也是我跟Kimberly發生歧見的最大之處。對於仲介,我一直堅持維持在1350的價位,因為仲介還要收取1%的仲介費用。認真算起來,如果我們是以1350成交,實際上付出去的是1365。相對的,如果我們以1380成交,等於我們必須支付將近1400萬才能擁有這間房子。

我跟Kimberly就整天在1350-1380-1400-1430之中掙扎,也爭執過了很多次,Kimberly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我要堅持這個價位,前後差距不過二、三十萬,為什麼我要這麼堅持?

說實在話,堅持只是我的直覺。我覺得如果沒有這些堅持,生活的一切因素都將變得沒有堅持。那是個充滿不安、爭執的五月,最後我們選擇慢慢遺忘那間讓我們很不愉快的房子。

原來,買房子學到最多的是,如何懂得提起、懂得放下。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禍福相伴,人生都是因為一些決定而改變。

經過了新建案的震撼教育,我們可以確切地感受到,台北居真的超級大不易。姑且不論寸土寸金的台北市還有沒有可能出現每坪20萬以下的產品,就算是小不隆咚的鳥籠也有一坪45萬的實力。要住在台北對於受薪階級只有三個字 - 「想太多」。所以我們開始改變方針,尋找市郊的新建案。

本來對於台北市的邊陲 - 關渡,我們是不抱著任何期待的。關渡雖然算台北市,但是卻處於台北縣的尷尬交界處,本來Kimberly只是保持著觀摩的心態去看看關渡的新建案 -- 水鳥公園一號,沒想到真得談著談著就開始喬起價錢。

我們看得是九樓登記42坪,面對知行路的單位。


這間的客廳,算是比之前看得那些鳥籠都來的大一些了。



當然,廚房也像樣一些了。



連浴室都付一個按摩浴缸哩!!



另外一邊面對的就是比較惱人的橋,噪音真的還不小。



衝動的我們,當下還真的就開始跟對方談起了價錢。代銷公司不停地說,唉呀價錢好談喇,買到賺到,開價1800萬折到1600最後1550無論如何就是不肯再降了。

最後談到1500萬的時候,不曉得從哪裡衝出來了一個叫作王仁貴的「經理」(??),趕著要下班,所以我們頭也不回地就走了,從此再也沒踏進這個建案過。

後來仔細想想,我可能還得謝謝那個王先生。仔細看了一下這個建案其實不是很妥當,一個1500萬以上的房子怎麼會地磚用45x45,而且樓層版的空間還偷到只有二米六?

幸虧,我們沒有衝動地買下它。買房子還是那句老話 -- 「急不得」。